烧瓶游戏怎么玩
1、“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还记得这段麻瓜必背的化学咒语吗。上一次听到还是在《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喝醉之后在台上的尴尬献唱。
2、学生时代,只要上过化学课,就都被那张小小的元素周期表“折磨”过,而且它其中还有数不尽的规律:横着看、竖着看,各有种不同的相关性。而这样一张巧妙的元素周期表刚刚过完150周年生日,它的发明本身其实有很多故事。1774年,被称为“现代化学之父”的安东尼·罗朗·拉瓦锡通过磷燃烧的实验准确地识别了氧气的作用。1803年,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关于原子论以及原子量计算的见解。
3、道尔顿的原子理论提出后,化学科学家们就把元素的概念和原子论联系在起来,并多次尝试通过测试各元素的原子量来建立一种更为精确的元素分类方式。1866年,俄国科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在前辈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卡片排序的方式来探寻化学元素之间的周期律。但是这一时期的元素周期表是饱受诟病,不被认可的。
4、直到1875年,“镓”元素的发现印证了门捷列夫的预言,从此他一炮而红。经过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的探寻,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也日渐完善,终于成为了当代我们见到的样子。元素周期表是深入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想要记得牢,死磕不是好办法,不如试试这款用化学元素周期表设计的桌游《元素轨迹》,很管用哦~。作为化学启蒙游戏,这是一款围绕化学元素周期表展开的轻型策略桌游,好玩不难,而且《元素轨迹》的出版公司是美国,它们一直以来都以发布各类科学主题的策略游戏作为它们的方向,在专业度和游戏性上都有保证。
5、比如之前推荐过的,《细胞工厂》是对人体细胞的活动进行科普,《基因花园》是进行豌豆基因的培育实验、《达尔文环球之旅》跟随达尔文一起去探险。点击图片“了解身体密码,火爆全球的《细胞工厂》”点击图片“一款桌游包含我们的遗传秘密。来孟德尔的基因花园里玩吧“。
烧瓶游戏怎么玩
1、点击图片“和达尔文一起去探险吧“。《元素轨迹》出版后获得国际科学期刊杂志《》的推荐。
2、游戏的背景基于化学科普,内含大量中学生必会的理科知识点。游戏规则精简,上手非常简单。游戏设置2-5人可玩,并且不同人数都能拥有很棒的体验。整体色彩搭配很透亮,通过这些色彩斑斓的小方块,带孩子们全方位领略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魅力。
3、对于科学,尤其是化学启蒙,先有个好印象。接下来你可能会困惑,娃都没接触过化学,更不要说背下元素周期表了,多以对着这样一张真·元素周期表。其实,玩《元素轨迹》不需要有任何的化学知识,甚至连最基本的化学基础都可以不需要有。
4、游戏围绕元素周期表设计,将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作为游戏机制引入到游戏当中,在游戏中,玩家将通过移动小烧瓶收集新的元素,推进他们的研究,模拟真实的实验过程,非常有代入感。原子序数、原子量、电离能或者原子半径的增加与减少,都可以使你的小烧瓶向左、向右、向上或向下来移动,最终到达你的目标元素。玩家通过实现自己的目标完成研究从而获得一定的胜利点数,如何激活周期性趋势以及移动的路线是游戏最主要的策略点。
5、游戏过程非常有化学实验室的代入感,就差穿上一件白色实验服了。开始游戏前,先像图片所示的这样,摆放好游戏配件:。每位玩家手中会有一张目标卡牌,这就是你这一局游戏的“研究方向”。你需要用能量激活周期性趋势,使得小烧瓶在周期表的各个元素之间移动,这样才能研究到不同的元素。